瑞当

瑞当科技
创新引领未来

被《三国演义》扭曲的6个历史人物!有你想象不到的人!

  今天给大家带来三国正史上的人物形象,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一起看一看。

  不知从何时起,就开始对影视作品失去兴趣,但是,记忆中还是有些作品配得上“经典”二字,比如86版《西游记》、83版《射雕英雄传》、94版《三国演义》等等。尤其是对《三国演义》的喜爱,当时基本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94版《三国演义》是一部很成功的、以历史为题材的影视作品,通过一大批优秀演员的精心演绎,将人物塑造的栩栩如生,在观众心里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久而久之,很多人都开始将作品中的内容作为“正史”的一部分来看待,其实,这是种误导,因为“演义”类小说已经可以划入“野史”的范畴,和正史有着很大的出入,太认真的话,咱们就输了。

  《三国演义》对人物的塑造很成功,但是,也扭曲了很多正史中历史人物的形象,最严重的六位,排名如下:

  6,鲁肃

image.png

  《三国》中的鲁肃忠厚老实,虽然也展示了一定的才华,但是,综合来看的话,他更像是一个没有主见、畏首畏尾的人,压根没有什么太耀眼的表现,有些时候甚至需要在别人点拨之后才能恍然大悟,这和他“谋士”的身份很不相符。

  历史上的鲁肃不但计谋超群,而且眼光长远,他拒绝袁术的招募而投在周瑜门下就是最好的见证。后来他跟随周瑜到东吴与孙策共举大事,在周瑜的保荐下,鲁肃很快就得到孙策的重用,每遇大事,总会召鲁肃相商。赤壁大战前,东吴“降曹”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竭力劝导孙权召回周瑜商量的就是鲁肃。周瑜病危时,写信给孙权,推荐鲁肃接任自己的位置,被孙权采纳。

  建安二十二年,鲁肃病逝,年仅46岁。他一生最大的功绩就是维护了“孙刘联盟”,促使了“三足鼎立”的形成,避免了孙、刘被曹操逐个击破的风险。

  这样的人平庸吗?

  5,蒋干

image.png

  提到蒋干,大家可能只能想到“群英会蒋干中计”这一出:蒋干被周瑜利用,借曹操之手除去了深谙水兵的蔡瑁和张允,这才有了后来的赤壁之战。之后,蒋干好像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也给人留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愚昧形象

  其实,历史上的蒋干并非如此。按照《三国志·江表传》中的记载,蒋干“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曹操闻得周瑜之名,派蒋干去招募,虽然最终未能达成,但是蒋干回去向曹操复命时依然高度赞赏了周瑜的度量。这也是“蒋干中计”依托的一个情节,事实上,周瑜没有设计,而蒋干也没有中计。

  另外,蔡瑁和曹操关系非常好,绝非别人的三言两语就能将其置之于死地的。

  蒋干在历史上也确实找不出什么太大的功绩,但是,其本人若没有一些真材实料,曹操又怎会派他去招降周瑜呢?

  4,张飞

image.png

  “莽张飞、高人气”,他和《水浒》中的李逵一样,被塑造成一个有勇无谋的人,而且最终还为自己的鲁莽付出惨重的代价。

  其实,历史上的张飞不但有勇有谋,而且还十分擅长书法。

  公元215年,曹操击败张鲁后,派大将张郃率大军夺取关中,一路势如破竹,刘备派张飞应战。当时张飞的兵力和张郃相差甚远,张飞仔细研究地形,最终利用一个狭隘的山谷伏击了张郃,曹军大败。张飞获胜后,以矛为笔在石头上写下:“汉将军飞,率精兵万人,大破贼首张郃于八蒙”。

  此外,不管是南北朝的陶弘景、明朝的卓尔昌,他们对张飞在书法上的造诣都十分肯定“张飞喜画美人、善草书”;清朝的《历代画征录》里也有相关记载:“张飞,涿州人,善画美人”

  除此之外,张飞还有很多细腻的表现。马超投奔刘备之初,首次会面呼刘备为“玄德”,关羽提议将其除掉,而张飞认为马超有才,只需要提醒一下君臣之礼就行。于是刘备和马超第二次会面时,张飞就和关羽提刀站在刘备后面,马超见此情形,再也不敢冒昧,这才有了后来的“五虎上将”。

  通过种种史料来看,张飞不但不是个“莽人”,而且还属于“智勇双全、文武得益”,也不知道他哪里得罪了罗贯中,竟被描画得“面目全非”;

  3,魏延

image.png

  太痴迷《三国演义》的话,怎么看魏延都不顺眼。但是这些年翻阅很多史料后发现,魏延其实不是得罪了诸葛亮,而是得罪了罗贯中

  魏延反蔡瑁、救黄忠、投关羽、夺长沙,是名降将不错,但是这些功劳也确实不小,可诸葛亮却要以“杀主”为由将其骂的不仁不义,并断定魏延脑袋后面有“反骨”。这都什么逻辑?那么多降将不骂,干嘛非抓住魏延不放呢?这都是在为后面魏延的“谋反”打基础

  后来魏延反了吗?严格来说真没有。诸葛亮死后,蜀军回撤,魏延没有按照章程办事。依据《魏延传》、《杨仪传》里的记载,平素杨仪和魏延就积怨很深,魏延当时只是不服杨仪,并没有想要造反。如果想反,他投奔曹魏就是了,没必要这么折腾。

  魏延的“谋反”的罪名只不过是杨仪的一种“报复”而已,这让后主刘婵也十分不满,因此,杨仪在回到成都之后,刘婵并没有将蜀国大权交给他,而后,杨仪屡发怨言被贬为庶民,再后来还是抱怨,就被下狱、自杀。

  历史上的魏延属于刘备的“嫡系部队”,对蜀汉忠心耿耿,最多可能有些跋扈,但是,绝对没有谋反的意图;

  2,周瑜

image.png

  “既生瑜,何生亮”,没办法,这就是《三国演义》留给我们的、关于周瑜的印象,最终周瑜还被诸葛亮给气死了,一句话——心胸狭窄!周瑜真的是这样的人吗?

  《三国志》陈寿将周瑜描绘成一个近乎完美的人:高瞻远瞩、忠心耿耿、智勇双全、情趣高雅。这可能就是对周瑜的一个真实写照

  东吴老将程普,因周瑜年少、却比自己地位高而心生不满,周瑜从来都不与他计较,还谦逊礼让,最终二人成为好友;赤壁大战前,以张昭为首的东吴大臣皆劝孙权投降曹操,而周瑜却力排众议,坚持“联刘抗曹”,最终取得赤壁大战的胜利,奠定“三国鼎立”的局面。周瑜死后,孙权大哭:“自此从欲染天下转为偏安一方”!这都是正史对周瑜的肯定,若他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能有这样的威望吗?

  那周瑜是被诸葛亮气死的吗?更是无稽之谈!先不说周瑜和诸葛亮在年龄上的悬差,在周瑜去世时,前往凭吊的不是诸葛亮而是周瑜的旧下属庞统,诸葛亮当时还在零陵负责后勤工作呢;况且,当时刘备被曹操打的犹如丧家之犬,东吴只有周瑜同意接纳他,他又怎么会放任诸葛亮去和周瑜斗,岂不是连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没有了吗?

  所以说,罗贯中笔下的周都督——冤啊!

  1,诸葛亮

image.png

  诸葛亮出场,身后是没带那个光环,如果带上,他就不是诸葛亮,而是如来了!

  诸葛亮是罗贯中《三国演义》的“重点培养对象”,主角光环从未消散过,一出场保证就会有惊天动地、扭转乾坤的盛举。那么一个疑问就产生了:诸葛亮真的这么“神”的话,为何到死连个关中都没能拿下呢?10万大军围攻只有数千人的陈仓,为何还是无功而返呢?

  至于“空城计”和“草船借箭”等,那更是为了衬托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而凭空虚设,谁让人家是主角呢?

  可事实上,诸葛亮可能确实有些才华,但是,他和司马懿根本不在一个级别。司马懿之所以没有早早对蜀汉下手,是因为他懂得“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强大的蜀汉才是他的“护身符”!

  这就是个人汇总的几位被《三国演义》扭曲的历史人物,当然,三国时期风云突变、英雄林立,如果大家还有什么补充,欢迎不吝赐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