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当

瑞当科技
创新引领未来

诗经不录楚风,孔子不入秦楚!对此秦国和楚国是怎么应对的?

  今天为大家带来诗经不录楚风,孔子不入秦楚的相关介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是南蛮,秦国是戎狄,被中原诸侯国所歧视,诗经不录楚风,孔子不入秦楚,究竟是何种原因呢?秦国和楚国又是如何应对?

  春秋时战国时代可以说是一个纷乱复杂同时又丰富多彩的时代,它为中国古代的历史增添了很多的色彩,春秋时期的诸子百家留下了很多令人惊叹的经典思想,战国时代的群雄逐鹿、诸侯并起也为中国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这个时代非常的混乱,发生的战争也是不计其数,使得中原人口数量急剧减少,但是这个时代的价值,恐怕是以后所有的和平年代都无法比拟的,尤其是诸子百家时期,百家争鸣所带来的思想碰撞,儒墨道法等十家九流的兴起,让当时的人们的思想渐渐地被解放出来,渐渐地从奴隶制社会的一些压迫当中清醒过来,为后来封建社会的建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思想启蒙才有了后来的战国七雄。

image.png

  可以说,战国七雄都是在春秋时期,这样大的思想潮流之下所诞生出来的群体,所以战国时代的诸多诸侯大国都与一些重点的学术流派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也正是在这种思想与战争并存的年代里,有趣的历史现象也随之发生。

  熟悉春秋战国历史的人,可以发现在那些主要的流派当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们当中的绝大多数都不待见楚国和秦国这两个国家,像是我们异常熟悉的《诗经》就没有收入楚国的篇目,孔子在周游列国的时候也拒绝进入秦国和楚国,那么这又是什么样的原因呢?

  我们今天就来重点分析一下这个问题,看一看《诗经》不收楚风、孔子不入秦楚的具体原因到底是什么?而在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之后,秦国和楚国又采取了怎样的方法应对?

image.png

  春秋时期,中原诸侯国歧视楚国

  第一个我们来看楚国,其实当时的中原地区的人民对于楚国的歧视更盛于秦国,不仅是孔子,这连老子对于楚国也有极大的意见,因此,楚国本地的文化非常的兴盛,但是《诗经》依旧没有收入任何有关于楚国的篇目,可以说这样的歧视是明目张胆的了,而这些流派或者说这些重要人物之所以不待见楚国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楚国不同于其它国家的立国特点,第二个字是关于楚国的身世。

  我们都知道,在战国七雄当中有六个国家都是由周朝所分封的正统诸侯国,燕国的国君是西周的王室,它的国姓是姬姓,是具有西周王氏血脉的,因此,燕国虽然落后,但是却是最为正统的诸侯国。

  齐国的第一任国君姜子牙在武王伐纣当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当时被尊为功臣之首,由它所统领的齐国也是正统诸侯国;而秦国虽然与西周并没有关系,但它却是东周的开国诸侯,所以它在身世上还是没有办法诟病的。

  韩赵魏这三个国家虽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诸侯国,但是它们的前身晋国却是老牌诸侯大国,所以这些国家在出生上面都非常的正统,甚至可以说是高贵。

image.png

  楚国得国不正,最初只是一个诸侯,自立为王割据为诸侯国

  但是楚国却不一样,其实如果论起最原始的出生的话,它也是西周所分封的一个诸侯,后来楚国的国君却不满足于周天子给予他的称号,认为给予他的封号太过于低级,于是要求周天子为它提升等级,但是周天子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否定了他的提议,结果楚国一怒之下便自立为王,成为了春秋时期第一个以王位自居的诸侯国。

  可以说在那个时候,楚国虽然实际上还是一个诸侯国,可是因为楚王的自立为王,它其实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于周天子之外的个体势力,楚王也不再是周天子至下的诸侯王,而成为了几乎能够与周天子并尊的君主,这样的行为可以说给周朝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影响。

  枪打出头鸟,楚国被周天子孤立

  当时已经进入了春秋时代,周天子对于各大诸侯国的控制已经开始削弱,但是因为忌惮周围的敌对势力,同时又顾及自己祖先们传承下来的政治传统,所以它们并不能够明目张胆的与周天子较劲。

image.png

  因此,在这样的一个历史时间段内就极其需要一个出头鸟,需要它去带领着大家走出周朝的怪圈,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国家,而楚国无异于就是这个出头鸟,它自立为王之后,周组织不出任何的军队进行进攻,周天子想要讨伐却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楚国就在这样自立为王之后与周天子相安无事地并存了下去。如此一来,其它的各大诸侯国也就加剧了脱离周天子控制的步伐,周王朝的统治可谓是岌岌可危的。

  楚国被维护周礼制的儒家学派称为背叛者

  因为,楚国其实是一个并不尊重西周正统的一个诸侯国,这一点与儒家的学说有着根本上区别。儒家人讲究积极入世,讲究尊重封建正统,尤其是孔子,他的主流学术当中就有一条为克己复礼,也就是恢复礼乐制度,恢复礼教。

  简单来说也就是重新尊重西周的统治,让整个天下恢复到原来的那种天下共主的形式上去。可是楚国的自立为王却给了孔子当头一棒,让孔子的主流学说成为了一句空谈,因此,楚国作为一个典型的青春期叛逆型国家,它反抗周朝的统治,甚至反抗天下共主的形式,自然而然的就与主张克己复礼的儒家势同水火,儒家也称楚国为背叛者,以为这个国家被判了西周的正统政治制度,自然也就不会将这个国家的一些经典的文化作品纳入到《诗经》当中了。

image.png

  楚人被认为是南蛮,被中原人歧视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楚国的身世,楚国的组成并不像其它的诸侯国一样是中原人,它其实是由南部的蛮夷组成的一个国家,被当时中原地区的人们认为是不开化的,认为是野蛮的。因此,当时的中原人在面对这样的蛮夷的时候有着一种天生的优越感,这种自豪和优越哪怕是圣人孔子都不能够例外。

  因此,在当时儒家人看来,楚国与中原地区的各大诸侯国都是不能够相提并论的,简单来说,就是它并没有资格与中原地区的文化融为一体,自然在他们的心目当中,也就不会承认这个国家的存在,同样的也就不会承认他们的文化。

image.png

  秦国被认为西部戎狄受中原人歧视

  看过了楚国,我们再来看秦国,相比于楚国,秦国的情况应该更加特殊了。它并不是一个反抗周朝统治的国家,我们上面已经提到过,秦国虽然不是西周的正统诸侯,但是它却是东周的开国诸侯,当时西周灭亡,周平王进行东迁,东周成立。

  周平王之所以能够顺利的进行东迁,秦国功不可没,而秦国本身的立国也是非常的不容易,它所有的土地都是这个国家最初的人民实打实的打出来的,不仅是成立了一个秦国,更是收复了许多西周时期遗失的土地,可以说为周朝的统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但即使如此,这个国家依旧受到了中原地区人们的歧视,这又是因为什么呢?原因还是因为我们上述所提到的身世问题。

  我们上述说过,楚国属于南蛮,而秦国则属于西部戎狄,与楚国一样,在中原地区的人们看来都属于未开化的蛮夷之族,这样的国家在他们看来没有资格与中原地区的各大诸侯国进行诸侯争霸,同样的,中原地区的人民也不接受它们的文化。

image.png

  这其实是一种对西部蛮夷之人的歧视,因此兴起于中原地区的很多主流的学派都不承认这两个国家,并不将它们当成是周朝的附属诸侯国,所以在周游列国的时候则不会进入这两个国家。

  所以说,秦国和楚国在当时的境地还是非常困难的,这两个国家不被中原地区的人们所承认,而本身它们又处于周朝的偏远地区,本身的经济发展就十分受阻,因此,它们在崛起的道路上遇到的困难,是中原地区各大封建正统诸侯国所不能够想象的。

  这两个国家所拥有的绝大部分土地其实都是凭借着自己的实力打出来的,像是秦国,当时周天子虽然将西部那些土地分封给了它,但是当时周朝已经失去了对那些土地的实际控制权,所以对当时的秦国来讲是:如果打得下来就是你的,如果打不下来就听天由命了。

  而楚国也是吞并了无数小的诸侯国之后才拥有了后来的广阔疆域,才成为了后来人们心目当中那个地大物博的楚国。可以说这两个国家都是在歧视当中成长起来的国家,但是这两个国家后来却又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image.png

  楚国渐行渐远,并不希望融入中原文化圈

  楚国则是在叛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既然中原地区的人们看不起它,它就彻底地跳脱出了中原人的视野,行走在我行我素的道路上无法自拔,所以楚国一直以来的行事都是非常高傲的,它凭借着它广阔的疆域和它强大的军事实力可以说是为所欲为,它并不希望自己能够融入中原地区,它同时也不屑于与看不起自己的人为伍。

  因此,直到楚国灭亡它与中原地区的各大诸侯国之间都是有隔阂的;与此同时,在它一直以来的历史发展进程当中也从来没有改变过它的基本政治制度,从立国开始到王国结束,它从未进行过一次彻底而完整的变法,是一个典型的一条道走到黑的国家。

  秦国变法图强,努力融入中原文化圈

  而秦国则不一样,它被中原地区的人们歧视,但是这个国家却努力的将自己融入中原地区,让自己能够理解中原的文化,同时吸收中原文化当中的精髓与自身的文化相结合,最终在商鞅变法之后大出天下。它把当时中原人们对它们的歧视变成了恐惧,它让中原人再也不敢歧视它,也正因如此,它才摆脱了曾经的蛮夷生活,成为了一个真正强大的诸侯国。

image.png

  在政治方面,它的内政十分平稳,对外策略也非常的犀利,商鞅的变法、张仪的连横、范雎的远交近攻都为秦国创造了巨大的利益,在经济方面,曾经一穷二白的咸阳在战国中期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当时的国际大都市,在整个世界城市的排名当中都是位居前列的。

  而在军事方面,一出现了司马错、白起、王翦、王贲、蒙恬等等的军事奇才,也正是这些人的崛起为秦国开疆拓土,为后来秦国的一统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秦国就是在这样艰难的道路上一点一点的向前走,渐渐地丰富着自己的文化,同时也将它土生土长的文明向中原地区扩散,最终将自己与中原地区的文明融入了一体,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诸侯大国。

  我们看秦国和楚国的经历还是比较有戏剧性的,这两个国家在最开始的时候都面临着同样的境地,甚至最后失败的楚国比胜利的秦国拥有着更加良好的开端,可是楚国却从来都没有想过要改变自己,它只是一味的奉献着自己的政策,只是坚持自己的分治制度,从来没有进行过改善,最后它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实行的政策已经再也跟不上历史发展的潮流,所以哪怕它地大物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哪怕它拥有着强大的军事实力,最终它也只能灭亡在秦国的铁蹄之下。

image.png

  综述

  笔者认为,秦国和楚国虽然因为身份的原因受到了中原地区各大正统诸侯国的蔑视,但是这两个国家却走上了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到了后来,中国人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们有了“慕华夏者,则华夏之”的概念,也就是说,在后来的历史发展进程当中,无论你有没有正统的中国血脉,无论你是不是标准的华夏人,但是如果你能够欣赏中原地区的文化,如果你能够发展和传承华夏的正统文化,那么你就是一个华夏人。

  就这样,我们渐渐的将国家划分的标准从血脉转移到了文化,这也是为什么中华文化能够如此丰富多彩并且连绵不绝的原因,因为它是一个文化为本的国家,血脉在文化面前显得尤为失色。

  这其实就是秦国给我们带来的一个巨大的好处,因为正是从秦国开始,这种对于其他民族的鄙视和对于血脉的看重渐渐地变低诗经不收楚风,孔子不入秦楚,究竟是何原因?后来它们又采取什么方式应对了?

  也正是自那开始中华文化才变得极具包容性,才有了后来的源远流长。因此,虽然历史的发展及其残酷,虽然时代的发展及其多变,但是我们依旧不能够忘记“慕华厦者,则华夏之”的理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