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当

瑞当科技
创新引领未来

大汉帝国的神兵利器!环首刀为大汉带来了什么成就?

  今天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西汉兵器环首刀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公元前35年正月,长安百姓还没有从严冬中缓过劲来,臣民照例在新的一年里抚恤弱小、照料鳏寡,大汉沉浸在一片祥和中。

  此时,一匹快马从西域带回一个盒子和一封奏疏,奏疏中有一句千古名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盒子里就是陈汤斩下的郅支单于的首级!

  送到长安后,首级被悬挂于胡人聚居的长安藁街之中。胡人只要一抬头,就能看到与大汉为敌的下场:虽远必诛。

  遥想一百多年前,大汉建国之初,高祖刘邦统帅百战之军,却被匈奴人困于白登山,差点丢了老命;70多年后,卫青、霍去病率领汉军复仇匈奴,横扫漠北;再90多年后,陈汤斩杀郅支单于,高呼"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一百多年时间里,大汉王朝强势崛起,打得匈奴溃不成军,不敢窥边。从白登之围、和亲政策到横扫漠北、斩杀单于,是什么让大汉崛起?让"日月所照,皆为汉土;江河所至,皆为汉臣"的?

  一

  陈汤曾说:"胡兵五而当一,何者?兵刃朴钝,不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汉军能以一敌五、走向强大的最直接原因就是武器装备的改进。

  汉初,汉军普遍使用汉剑,汉剑难敌匈奴铁骑,故有白登之围。

  公元前200年,高祖刘邦率三十多万大军北击匈奴。冒顿单于故意示弱,引诱刘邦只率领先头部队孤军深入,进入平城,四十万匈奴大军随即兵围平城的白登山,刘邦被围困七日。

image.png

  汉军欲突出重围,但手中的汉剑远不是匈奴铁骑的对手,里头冲不出、外头杀不进,楚汉相争时的百战雄兵只能拿着汉剑徒呼奈何。若不是冒顿单于解围一角,让刘邦逃出平城,中国历史很可能会被改写。

  此后,汉朝为保边境绥清,开启了数十年屈辱的和亲政策。

  白登之围除了与刘邦孤军深入、寡不敌众有关外,汉军手中的长剑拼不过匈奴骑兵也是重要原因。历经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剑成了战场的主要武器,被称作短兵器之王。汉剑轻薄,适用于步兵配合盾牌作战,但面对骑兵时,其缺点暴露无遗。

image.png

  汉剑的主要用法是刺击。刺击的威力远远大于劈砍,因此汉剑颇受步兵青睐。但当面对疾驰的骑兵时,汉剑很难刺到敌兵的要害部位,即使刺到,汉剑也常常插入敌兵身体中,或难以拔出、或被折断,这一致命缺陷让汉军战斗力大打折扣。

  因此,早期的汉匈之战中往往会出现滑稽一幕:汉军杀死匈奴兵后,丢下长剑,去捡匈奴人的战刀。

  这种作战方式别说以一敌五了,简直一胜难求。

  二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登基。经过文景之治,西汉臣民修生养息,国富兵强,雄心壮志的汉武帝预感到反击匈奴的时机到了。

  但是,汉剑打不过匈奴铁骑的问题还没解决,取代汉剑、克制骑兵的武器会是什么?

  汉武帝令工匠日夜研究,终于有人发现:马下作战时,以刺击为主的汉剑威力更大;但在马上,以劈砍为主的战刀威力更大。

image.png

  于是工匠把汉剑改良,锻造出匈奴骑兵的克星——环首刀。

  环首刀的长度一般在1米以上,采用单手握柄,刀柄端口有一铁环,故名环首刀。铁环除了装饰作用外,还能平衡刀身,士兵劈砍时可以更好地把握重心。最重要的是,士兵通过铁环把环首刀绑在身上,可以防止战刀脱落。

  汉武帝时期,炼钢技术得到极大发展。环首刀的锻造采用百炼钢工艺,通过不断折叠锻打铁块,去掉氧化物杂质、渗碳,最终得到坚韧的刀身,这保证了环首刀拥有更好的强度。

  与汉剑相比,环首刀是单面开刃,工匠把刀身锻造得更厚的同时也让刀面拥有更小的角度,增加其锋利性。另外由于是单面刃,工匠省时省力,环首刀比汉剑更适合批量锻造。

image.png

  与大汉相比,匈奴生产力落后,只能冶铁不能制钢。因此在接下来的历史中,面对手持环首刀的汉军时,匈奴只有挨打的份,甚至需要五个人合力围击才能打败一个汉兵。

  环首、窄身、长刃、直背,大汉环首刀从此成为匈奴克星。

  甚至有人认为:"匈奴之败,败于环首刀"。

  三

  公元前129年,汉武帝吹响了反击匈奴的号角。

  这一年,匈奴入上谷,杀民夺货。

  震怒的汉武帝派遣四路大军北击匈奴:卫青出上谷,公孙敖出代郡,公孙贺出云中,李广出雁门。

  此战,公孙贺一无所获,公孙敖、李广被匈奴打败,只有卫青如一柄利剑直插匈奴心脏,发起龙城之战。

  龙城距离上谷数百里,卫青领军出征后没有看到一个匈奴人身影,心有不甘的卫青做了个大胆的决定:与其无功而返,不如突袭匈奴圣城龙城。

image.png

  卫青率领汉军直扑龙城,汉军手挥环首刀、勇往直前,龙城毫无防备,被汉军一举摧毁。龙城之战持续一夜,无数匈奴人倒在环首刀之下,七百余俘虏被环首刀押着南下,成了奴隶。

  龙城之战是大汉扭转局势、反击匈奴的第一战。环首刀所向披靡,寒光在夜间夺人心魄,从此成为匈奴人的梦魇。

  公元前121年春,为"断匈奴右臂",霍去病发起河西之战。河西走廊是联结大汉和西域的交通要道,夺得河西走廊就可以打通处于匈奴控制之下的西域。此时驻守于此的是匈奴的浑邪王和休屠王,霍去病采取长途奔袭战术,他从陇西出发,一路涉水搭桥,转战六日,到达皋兰山,在这里向匈奴人发起突袭。

image.png

  霎时间,汉军漫山遍野而来,战马嘶鸣、杀声震天。汉军一手拿长矛、一手挥舞环首刀,摧枯拉朽,如潮水般涌向匈奴人,匈奴军狼奔豕突,瞬间败北。匈奴折兰王、卢侯王被杀,浑邪王之子被俘,八千余人战死沙场。

  同年夏,霍去病发起第二次河西之战。这次,霍去病从长安出发,过太原、居延山、小月氏,转战两千余里,绕道河西走廊西北,发起突袭。此战,手持环首刀的汉军仍然所向披靡,斩首三万余级,俘虏五位匈奴王、五十九位单于阏氏和王子。

  连续两次痛击匈奴,环首刀成为匈奴克星。匈奴人为此哀歌"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环首刀出鞘,哀嚎遍野。

image.png

  两次河西之战后,大汉夺取河西走廊,在此设立河西四郡:敦煌、酒泉、张掖、武威。"敦,大也;煌,盛也",敦煌即盛大辉煌;汉武帝赐御酒给霍去病,霍去病不愿独饮,于是将酒倒入泉水,与将士共饮,于是有了"酒泉";张掖即"张国臂掖,以通西域",显示大汉进取西域之雄心;武威即"武功军威",为汉武帝彰显大汉军威。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环首刀让大汉威震四方。

  四

  龙城之战和两次河西之战让匈奴领略了汉军风采,尝到了环首刀的滋味,但真正让匈奴人元气大伤的是漠北之战。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卫青率五万大军出定襄郡、霍去病率五万大军出代郡,两路汉军寻找匈奴主力决战。

  卫青出塞一千余里,路遇伊稚斜单于,五千汉骑拿着环首刀向一万匈奴骑兵发起冲锋。双方陷入激战,直到入夜时分匈奴支撑不住,大败而逃,卫青一路追杀,杀敌近两万。

image.png

  最精彩的大战发生在霍去病部。霍去病出塞两千余里,与匈奴左、右贤王相遇,汉军向匈奴发起猛烈攻击,匈奴骑兵挡不住所向披靡的环首刀,大败而逃。此战,汉军死伤万人,杀敌七万余人,左、右贤王麾下将士死伤殆尽,霍去病挥军北进,封狼居胥,成为万人敬仰的战神。

  环首刀一次次出鞘杀敌,汉军一次次摧枯拉朽,曾经兵围白登、差点活捉刘邦的匈奴成了环首刀的手下败将。

  大汉帝国惮赫千里,虽远必诛,恰如这锋芒毕露的环首刀。

image.png

  西汉初期,冒顿单于写信羞辱吕后,樊哙大怒:"我愿率领十万人马横扫匈奴",却被季布怒斥"樊哙该斩",当年高祖的三十多万大军尚且有白马之围,你十万人马就能横扫匈奴?

  打败匈奴,当年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却在武帝时期成了常规操作,打得匈奴"漠南无王庭";在元帝时期虽远必诛,斩杀郅支单于首级;在章帝时期班超三十六人杀匈奴使者,夺取西域;在和帝时期,窦宪燕然勒石,彻底解决匈奴之患。

  环首刀让大汉走向强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