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当

瑞当科技
创新引领未来

土木堡之变的经过是怎么样的?为什么说土木堡之变是明朝国势转折点?

  土木堡之变的经过是怎么样的?为什么说土木堡之变是明朝国势转折点?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一起看一看。

  土木堡之变是明朝中业一次战争,由于明英宗轻率出战,引致兵败被俘,瓦剌大军包围北京数天而。

image.png

  一、土木堡之变

  蒙古在成祖时分为鞑靼与瓦剌两部,成祖多次北伐,鞑靼最后被瓦剌兼并,瓦剌首领也先野心勃勃,希望重振元朝声威,重返中原,于是展开对明朝的侵略。

image.png

  而明朝经历成祖、仁宗、宣宗三朝,到英宗时,由于英宗信任宦官王振,朝纲不正,国事日非。而也先亦静静地展开对明朝的包围网,也先在执政初期,一方面与明朝保持良好关系,另一方面向东、西两方伸展势力,分别控制辽东及西域,牵制明朝边境的东西两翼。

image.png

  据明朝的史书记载,每年经大同到北京的瓦剌使者达二千人,通过朝贡贸易,获得大量财物。也先亦善于掌握明朝的政情,他知道明英宗正统皇帝年少,于是透过大同镇守太监郭敬,贿赂王振,得到王振及郭敬的掩饰、包庇,减低明朝的戒心。

image.png

  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也先指明朝处理贡市不当,亲自率领大军进攻大同,王振不理会大臣劝阻,策动明英宗率领五十万大军御驾亲征,八月王振等知前方军队战败,立即撤退,退至宣府附近的土木堡。

  王振以为1000余辆辎重军车没能到达,下令就地宿营。结果中了也先之计,大军战败,英宗被俘。

image.png

  土木之变的消息传回京城,举朝震动,有人甚至主张迁都南逃。兵部尚书于谦、吏部尚书王文等拥立朱祁钰即位为景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守卫京师,也先挟持英宗南下,包围京师,受到受到夹击,勒索不成,挟英宗北还。不久也先与明廷讲和,放还英宗。

  二、国势转折有史家认为土木堡之变是明朝国势的转折点,甚至是衰落的开始,有以下几个原因:以往明朝是采用主动的国防政策,成祖主动出兵北伐蒙古,使蒙古处于被动状态,而鞑靼太师阿鲁台因此而国势衰落,被瓦剌兼并。

image.png

  但洪熙、宣德以后,为了节省国用,罢出征,使蒙古有休息的机会。英宗时,王振是采用不理会的方式去面对也先的侵略。到了事态严重的时候,才力劝英宗御驾亲征。

  所以明朝其实是转为被动的国防政策。但被动的国防政策其实也可以成功,如果英宗今次成功打败也先的话。而后来嘉靖年间,俺答汗也直攻北京,围城数天。

  可以说,土木堡之变是显示着明朝廷被动国防政策的失败。

image.png

  明朝以往多次击败蒙古,太祖、成祖也是治军有方,自洪熙,宣德以后,不再主动出征,英宗时王振弄权,纲纪不正,朝局日非。王振接贪污不法,影响士兵。军中纲纪出现问题,在土木堡,也先乘饥渴难忍的军士一哄而起,奔向河边人马失序之机发动攻势,中了也先的埋伏。

  如果军士秩序井然地前往河边,也先攻来自可应付。所以土木堡之变,显示出此时的士兵,已非太祖,成祖时可比。

image.png

  而明朝立国以来,尚未有试过皇帝被俘。太祖、成祖也是明廷英主,但太祖立国,从未被元廷俘虏,成祖多次北伐也从未被蒙古俘虏。英宗御驾亲征,被也先俘虏不在话下,而也先大军直迫京师,是迁都北京之后所未见。

  成祖时期留下来的功臣张辅也战死于土木堡之变,史家在评论土木堡之变时,把这个因素也算进去,所以就认为是明朝国势的转折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