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当

瑞当科技
创新引领未来

东吴灭亡作为统治者的孙皓为什么不南迁 主要还是因为四点原因

  还不知道:孙皓为何不迁都南方的读者,下面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晋灭吴之战是公元279年十一月至次年三月,晋武帝司马炎发兵水陆并进,直取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一举灭吴国,实现一统天下的战争。公元279年十一月,晋武帝发兵二十余万,分六路进军攻打吴国。到了公元280年,在东线战场,吴国丞相张悌率领三万军队渡过长江迎战,被晋朝的军队夹击大败而归,晋军当机立断,挥师直指建业,吴军惊恐怯懦,不战而降,士卒闻讯逃散,于是吴国宣告灭亡,这意味着三国时代的彻底结束。

  在晋灭吴之战中,东吴不仅缺乏积极抵抗的决心,而且也没有迁都南方,以此继续抵抗西晋的打算。换而言之,在西晋大军刚突破长江防线后,东吴就基本上放弃抵抗了,这是为什么呢?

image.png

  一

  首先,东吴之所以没有迁都南方,以此继续抵抗西晋,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就第一点来说,在长江防线被攻破之后,东吴已经无险可守。在魏蜀吴三国中,曹魏的实力是要远胜于蜀汉和东吴的,而蜀汉和东吴之所以能和曹魏三国鼎立,前者离不开山川之险,后者离不开长江之险。如果没有这些天堑带来的防御优势,蜀汉和东吴根本撑不到三国后期。

  在此基础上,等到晋灭吴之战时,西晋已经拥有了原先曹魏+蜀汉的疆域了,这让东吴显得更加弱小了。因此,在长江防线被突破后,东吴人心惶惶,至于孙皓这位皇帝,更是一下子失去了抵抗了意志,只能效仿蜀汉后主刘禅,备亡国之礼,素车白马,肉袒面缚(两手反绑),衔璧牵羊,大夫衰服,士舆榇(把棺材装在车上),以此归降西晋。

image.png

  二

  就第二点来说,东吴将士几乎不愿意再战了,这让孙皓即便想要迁都南方,也缺乏必要的力量了。公元280年三月,进军顺利的王濬水军抵达离建业只有数十里远的地方时,孙皓才派出游击将军张象率一万水军迎敌。对于孙皓来说,自然对张象寄予厚望,也即指望他可以抵挡西晋大军。

  不过,让孙皓绝望的是,这张象还没有正式交手,就投降王濬了。紧接着,孙皓还想负隅顽抗,又派出陶濬迎敌,陶濬说:我只需要两万兵马,就能击破地方。但是,他第二天准备出兵时,发现二万兵马一夜之间就跑光了。在东吴灭亡之际,这些事情显然迅速蔓延开来,以此严重挫伤了东吴将士的士气,导致最后无人愿意一战。

image.png

  三

  进一步来说,这和蜀汉灭亡的情况,显然还是不同的。在蜀汉灭亡之际,不管是姜维,还是诸葛亮之子诸葛瞻,亦或是永安都督罗宪、南中大将霍弋,都抱着誓死不降的决心。在此基础上,等到诸葛瞻战死沙场后,后主刘禅这才下令姜维等人放弃抵抗。而就东吴来说,稍有败绩,孙皓就约束不了手下的将士后,这无疑和孙皓自己的行为存在直接的关系。

  作为东吴最后一位皇帝,孙皓在位初期,还是可以称之为有为之君的。但是,在小有成就后,孙皓沉溺酒色,专于杀戮,变得昏庸暴虐,这让孙皓在东吴上下人心尽失,众叛亲离,自然没有人愿意跟他迁都再战了。

image.png

  四

  最后,就第三点来说,孙皓想要迁都南方,以此继续作战的话,也缺乏实行的条件。在长江防线被突破后,孙皓不管是往南跑多远,只是以空间来换时间,而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更为关键的是,在汉末三国时期,两广等南方地区的开发程度,是比较低的,也即从江浙再往南的话,很多地区都是人烟稀少之地,也即暂时没有作为都城的客观条件。

  同样的道理,在蜀汉灭亡时,后主刘禅也没有迁都南方的打算,这也是因为当时的西南地区,人口稀少,技术文化落后于中原地区,如果迁都到这些地方,和跑到山林中没有什么区别了。而这,自然是孙皓、刘禅都不愿意接受的结果。更何况,即便孙皓想要迁都再战,没有手下跟从,那么显然连基本的生存都没有办法保障了。综上,西晋大军刚突破长江防线后,孙皓就基本上放弃抵抗了,从而促进魏蜀吴三国时代在公元280年彻底终结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